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4月24日,陈雷在杭州某美系品牌4S店,订购了一款1.4排量的新车,订车协议上写明1.4L自动挡,白色。价格7万元整。双方签字盖章后,陈先生当场支付了1000元订金。5月27日,陈先生向本栏目投诉,他未能如期拿到新车,因为4S店坚持协议签错了,称陈先生订的应该是1.4L手动挡。相关阅读:加油工一时疏忽93号油加成90号 平民车主遇修车困惑汽车市场咋应对 记者采访后发现,陈先生订的这份协议,确实存在很多疏漏。买车,毕竟是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大买卖”,签合同的时候,购车者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车主:自动怎么变手动 “5月20日,我订车的那家4S店的销售代表就给我打电话,说我订的车已经到店,可以提车了。可当时我还没拿到驾照,就跟销售代表说好,5月25日拿到驾照再去提车。” 没想到,5月25日陈先生拿着崭新的驾照,兴冲冲地去开自己的新车时,销售代表却告诉他,车子被别的客户提走了,提车还得再等一个月。更让陈先生气愤的是,销售代表还告诉他,当时的订车协议写错了,陈先生花了7万元,买的应该是该车型的手动挡,而不是协议中写明的自动挡。 “我订车的时候驾照还没考出来,对车子不太懂。当时我看到4S店里停的一辆车挺喜欢,就跟销售代表说就要这一辆。合同也签了,合同上的内容是销售代表写的,写好了还要他们公司盖章、财务交钱入账……这么多流程,这么长时间,一直没人对这份合同内容提出异议,怎么现在忽然就说写错了呢?”陈先生表示不能接受。 4S店:我们确实有失误 陈先生订车的4S店销售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销售代表签的那份协议,确实存在一定的失误。销售代表不仅将手动挡写成了自动挡,而且连车型也没写清楚。“销售代表工作确实有疏忽,公司会追究责任的。希望客户能来我们店,坐下来好好谈谈,但如果客户坚持要1.4L自动挡,7万元这个价格,我们这里肯定不能提车。” 王经理还认为,因为协议中没有写车型,如果客户坚持要1.4L的自动挡,只能给他另一款较低端车型。不过王经理表示,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 5月28日,陈先生应王经理“大家坐下来谈”的要求,去了4S店面谈。“但他们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哪怕给个折扣、补偿我一点工时费什么的……而且,我现在根本拿不到车,不知道该怎么办?”刚刚拿到驾照、满心想着马上能开上新车的陈先生很无奈。他提出,4S店迟迟不能交车,他可不可以要求赔偿?如果4S店单方违约,退回订金不卖车了怎么办? 律师:消费者要注意保存证据 面对这份模糊的乌龙协议,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记者请教了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王旭东律师。 王律师认为,消费者首先要固定证据,证明自己订的确实是该款车的自动挡车型,比如订车协议、陪同陈先生一起购车的朋友的相关证明、4S店的说法等。 对于陈先生提出的迟迟不能提车的违约金,律师认为要看协议。陈先生的订车协议没有关于迟延交货违约金的约定,要违约金就比较困难,不过店方迟延交货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消费者就可以要求对方退货并赔偿损失。 关于陈先生对4S店单方违约的担心,律师认为,如果该4S店该款车型确实有7万多元的成交记录(若消费者诉至法院,可以查到成交记录),证明该协议可以履行,店方就不能故意违约。 这件事情,本来是挺简单的,可就是因为双方都太疏忽,造成了现在的麻烦。所以提醒大家,订车签字时要看清协议的详细内容。 对于此事,本报将继续关注,并督促双方尽快协商解决。 知错就改的4S店—— 烦人的维修单 拿到了 “谢谢你们,今天,我终于收到了4S店寄给我的维修清单!”经本报交涉,上周六,海盐的依维柯车主金海华终于收到了他索要近两年未果的维修清单,第一时间给本报记者打电话表示感谢。 金先生买的依维柯2008年7月24日在上海被追尾,当年7月29日在嘉兴4S店修复,但一直没拿到维修清单,保险公司为此拒赔(详细报道见本报5月26日B4版《一张维修清单引发的纠纷》)。现在,拿到了单子,他要联系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准备对维修清单上列出的零配件申请质量鉴定。“就算赔的钱还不够付鉴定费,我也要讨这个说法。”金先生坚定地告诉记者。 本报将继续关注金先生的维权进展。(来源:钱江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