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去年6月份,刘先生花88万元,购买了一辆高档越野轿车。买车时4S店承诺他车辆可享受两年保修。相关阅读:乘车购一元保险激活才生效 被疑霸王条款 汽车保险能否进入方便舒心新时代 今年年初,刘先生开车时发现方向盘在转动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听起来很刺耳,于是将车开到4S店检查,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汽车的橡胶密封套出现问题,必须更换,并要求消费者自己支付3524元的维修费。“不是两年内保修吗?我的车才开了半年,为什么要自己出维修费?”刘先生十分不解。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这个零部件并不在保修范围内。刘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被忽悠了,因为当初并没有具体询问保修的范围,也没有签订具体的维修合同。无奈,刘先生只好支付了维修费。 从4S店出来,刘先生越想越觉得这维修费花得冤枉。于是,他向消保委投诉。消保委工作人员到4S店进行调解,最终4S店为刘先生按成本价2100元更换橡胶密封套,从维修费用3524元里减去2100元,余款冲抵以后维修费用及保养费用。 由于国家对汽车的“三包”规定暂未出台,行业售后标准难以统一,很多车商因此大作“文章”,在售后保养及维修上赚取消费者“高利润”。消费者务必在购车前仔细阅读该车的售后项目,并与4S店签订并索要正规的售后服务协议,以便事后维权。(汽车用品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