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消费投诉中,当车主遇到维修方面的争议时,最好能到第三方权威机构去鉴定。但到哪里去鉴定、鉴定费用高等问题成为维权过程中又一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进入夏季以来,关于车辆发动机、变速器、车身附件的投诉占到产品质量投诉的60%。其中,轮胎和空调问题的投诉上升明显,问题集中在轮胎鼓包、开裂、爆胎及空调制冷差等。引发轮胎投诉的原因主要在轮胎保修期、责任鉴定等方面,相比之下,发动机、离合器等投诉则呈减少趋势。 投诉案例1汽车维修后连续出现问题 车主梁先生在一家4S店购买一辆进口车,当时销售员承诺该型号车辆所有配件是从日本进口,并且有6万公里的免费保修期。两周后,因车辆前挡风玻璃被小石块撞击,造成了右下角开裂,车主为了行车安全,将该车辆送至4S店进行了前挡风玻璃的更换,并得到了保险公司的合理赔付。 修车后,梁先生发现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出现多次停止工作的现象,后送车到该公司检测,对方答复是雨刮马达出现电压不稳定造成短路并烧损了部分导电装置。车主表示,雨刮的故障是因该公司拆装前挡风玻璃时造成的,理应更换该损坏的零件,但该公司以没有准时按公里数到该店进行保养为由拒绝负责,并要求自行付款修理。梁先生认为,交车后出现了故障,并是因公司修理不当而造成,反而要客户负责修理,是推卸责任的行为。 投诉案例2汽车零件以次充好 车主吴先生驾车起步时,因未观察到路肩边沿的一短石柱,轻碰及车前杠,致使车前杠最底部有一短小浅划痕及水箱下横梁左边有轻微变形。报了保险公司,并在4S店进行了维修。 可车主提车时发现,换的水箱下横梁与原车配件不一样,换件的质地、做工非常差,下横梁两边螺丝都没有安装。更大的问题是,维修后吴先生开车时感觉车的响声大,离合器刹车处容易发热,挂挡有时震动。“4S店对此表示,可以赠送一次保养。”吴先生称,维修之后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自己根本就不满意。 律师说法 维修行业协会表示,目前维修行业遇到最多的问题是,多次维修仍然没有处理好的问题,让车主备受煎熬,经销商也叫苦连连。建议消费者在针对同一问题连续三次经销商都不能妥善解决的,可以在与经销商沟通后到其他维修店维修,所产生的相关费用由原维修店承担。专家表示,就目前的行业现状看,对于消费者来说,根本不可能花钱去鉴定,所以很多问题找厂家去投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厂家在鉴定时,肯定会维护自己的品牌。 目前维修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管理和维修环节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很多维修都没有达到客户的期望值。作为消费者在出现问题之后,在厂家与商家“互踢皮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投诉,通过权威部门,让第三方来与厂家协调,让厂家作出让步。来源:汽车007周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