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配软件使用帮助  汽修软件使用帮助  
  •  汽配号:
  •  密码:
  •  
  •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  汽车配件城市联盟
  •   新闻投稿
  •   

汽车配件110网

  • 资讯中心国际国内企业地方
    行业快报 展会统计研究政策特种车
  • 汽配黄页电动车摩托车重型车配件
    加盟商家修理厂农用车轴承物流
  • 配件搜索品牌专区汽车用品
    汽配采购 汽配供求
  • 汽修百科电动车汽车改装保养
    摩托车汽车装饰
  • QQ群
    汽配城
当前位置:汽车配件110网 >> 汽配资讯 >> 研究报告 >> 全球格局再重构,中国汽车深受益

全球格局再重构,中国汽车深受益

 快科技  财富智囊 研究报告 2025/9/26  

中金研究


我们认为,全球汽车正处于格局重构阶段:1)2025年中国汽车已完成出口扩张,即将迎来出海加速;2)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智能技术认知已建立,欧美日车企加速产品投放,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从拖累转向加速。


中国汽车电动智能变革基本完成,立足出口走向出海。 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依托技术变革优势,中国自主品牌实现本土新能源市场份额的领先(新能源上险口径8M25达89%);依托规模优势和运营效率,中国蝉联汽车出口全球第一,自主车企即将迎来出海加速,进入更深入的国际化扩张阶段。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望实现全球近3000万辆的产量规模,并培育数家年产500万辆以上的车企。


全球消费者技术认知已建立,欧美车企转型新能源刻不容缓,国际化的中国零部件白马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 我们认为,基于发端于2012年的电动智能变革,全球消费者认知已建立,随着中国产品出口和出海加快,非中国市场将迎来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拉动,新能源渗透率将快速向上,美日欧等海外车企相应在2027年前迎来新能源车型大放量,中国全球型的电动智能供应链将充分受益。考虑之前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的低基数,和未来的放量速度及高度,我们认为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机遇。


复盘:多区域新能源渗透提速,中国品牌份额领先


2025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有望突破50%,转型进度领跑全球


中国新能源销量连续多年高增,2025年渗透率料将突破50%。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先驱,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077辆,同比增长68%,2020-2024年复合增速达75%,新能源年销量及存量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8M25中国新能源上险量同比增长24%,新能源渗透率50.5%,3月以来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均达50%以上;8M25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份额达89%。我们判断,考虑到26年新能源购置税政策退坡带动车企年末冲量,有望带动新能源年末翘尾效应,全年来看我们预计新能源销量中性假设下同比增长或有望接近25%;若4季度冲量明显,乐观状态下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5%,对应渗透率突破55%。


图表1:中国新能源上险量




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中国新能源渗透率




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新能源出口占比明显提升,传统及新势力车企齐发力。 1)据中汽协数据,1-8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64万辆,同比+14.5%,单月出口量环比持续提升;1-8月新能源占出口比重较2024年增长15ppt至41%。2)据海关总署分地区数据来看,1-8月中国对欧盟、东盟、西亚、非洲等重要市场出口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对墨西哥新能源出口量增长1.1倍,对西亚增长1.0倍,对欧盟的新能源出口量亦同比增长32%。3)据乘联会分品牌数据,1-8月比亚迪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至60.1万辆,奇瑞、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量稳健增长,小鹏、零跑“从0到1”,1-8月累计出口量分别达2.5/3.1万辆,特斯拉出口同比下降23%。


历经徘徊调整期,2025年欧洲新能源渗透率重回向上轨道


历经徘徊调整期,1H25欧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向上突破。 参考MarkLines数据,2022-2024年欧盟[1]新能源渗透率在20%上下波动,1H25向上突破达23%,同比增速达到20%,BEV/PHEV渗透率分别为15%/8%,同比+3ppt/1.5ppt。分国别看,1H25丹麦、瑞典、芬兰、荷兰渗透率最高,均达50%以上;德国、法国渗透率在20-30%区间,位列第二梯队,西班牙、意大利渗透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非欧盟国家中,挪威新能源渗透率在2023年已突破90%且持续增长,英国新能源渗透率1H25达32%,优于欧盟整体水平。


我们认为,2022-2024年欧盟新能源销量增速放缓,一方面系补贴退坡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供给偏少、定价偏高也有关联;1H25供给端迎更多积极催化。 据IEA(国际能源署)统计[2],2024 年美国和欧洲的纯电动汽车(BEV)数量少于内燃机电动汽车(ICEV),且车型系列偏向价格更高的高端车型。我们认为,1H25欧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欧盟碳排放法规压力之下,车企加快新能源车型投放。


图表3:欧洲主要国家市场新能源(BEV+PHEV)渗透率




注:1) 欧盟数据不含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盟市场格局仍以传统车企主导,以比亚迪Seal U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开始上量,1H25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近年欧盟市场格局稳定,2024年大众、Stellantis、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分别为26%、16%、11%、7%、5%。新能源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边际变化较大,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占率整体靠前,特斯拉、Stellantis份额呈下降趋势,比亚迪、小鹏等份额提升明显,比亚迪1H25在欧盟新能源市占率达3.7%,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至第9名。


图表4:2021-1H25欧盟乘用车市占率变化




注:1)欧盟数据不含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2021-1H25欧盟新能源乘用车(BEV+PHEV)市占率




注:1)欧盟数据不含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东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逆势增长,拉美新能源展现高增速


东盟:本土+中国品牌齐发力,新能源渗透率拐点已现


东盟市场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越南、泰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达30%区间。 参考MarkLines数据, 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家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新能源车型给予购买补贴或税费优惠,且新能源车型供给丰富,带动东盟市场新能源销量逆势增长,2024年/1H25同比增速达55%/101%,销量规模分别达22.9/19.7万辆。东盟各国之间新能源渗透率表现分化,1H25越南、泰国、印尼分别达37%/28%/14%,越南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主要系Vinfast多款新能源车型上市带动,尤以VF3(微型车)、VF5(小型车)为主。


图表6:2015-1H25东盟地区分国别轻型车销量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东盟部分国家轻型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日系及本土车企份额领先,比亚迪等诸多自主车企新能源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从市场格局来看,丰田、本田、三菱等日系车企及Perodua、Proton等本土车企在东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Perodua、Proton的份额稳步提升,五十铃、马自达、铃木等日系品牌份额有所下降。比亚迪1H25 其在轻型车市场份额达5.2%位列第7,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达31%;此外,广汽、奇瑞、上汽、长城等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位居前列。


拉美:低基数上新能源销量高增,自主车企占据领先身位


拉丁美洲市场容量可观,巴西新能源销量高速增长。 据MarkLines统计,拉美地区6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2024年乘用车及轻型车年销量为489万辆,同比+10%。新能源方面,2024年拉美地区6国新能源销量达11万辆,同比增长2.5倍,新能源渗透率2.3%;其中巴西占8.7万辆,同比增长3.2倍,渗透率达3.5%。1H25巴西、哥伦比亚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


图表8:拉美地区分国别轻型车销量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拉美地区部分国家轻型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海外车企份额领先但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中国车企市占率近年来稳步提升。 从市场格局来看,拉美六国轻型车市场由美、欧、日、韩系传统车企主导,但对比2020年及之前,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以奇瑞、比亚迪、上汽、长城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23-1H25,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份额从60%提升至77%,宋Plus、海豚及海豚mini贡献主要增量,沃尔沃、长城位列其后。


展望:全球新能源持续渗透,看好中国汽车及产业链扩张机遇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增至高位,关注欧盟及新兴市场后发动能


高基数上中国新能源内销增速或放缓,但远期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70%以上。 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对于市场需求的稳定性较为重要,中央政府已表明后续将有1380亿元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继续支持全年以旧换新政策。展望明年,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是否延续存在不确定性,且考虑到4季度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坡的透支效应,我们预计2026年新能源销量增速或在10-15%水平。我们认为电动智能汽车的产品力、性价比和综合体验已使其“主流化”,中长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不变,我们预计2030年有望达70%以上。


图表10:全球各地区新能源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MarkLines,乘联会,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碳排放考核压力叠加供给丰富,欧盟新能源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我们预计2025年西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27%。尽管2026-2027年欧盟碳排放要求与2025年持平,但我们认为欧洲车企达标的压力仍然较大,新能源车型平台及对应车型规划延续,叠加中国车企积极发力欧洲市场,我们看好西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2026、2027年继续提升。


欧洲车企新一代电动车产品逐渐发布,2026年开始转型进入快车道,但产品力仍有提升空间。 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整体受到欧洲碳排放法规的推动,即使2025年5月欧盟议会正式通过了将碳排放要求考核改为检验三年(2025-2027年)的平均表现,一些转型相对较慢的车企压力或可以得到较大缓解,但我们观察到车企仍在按照原计划推出新的电动车型并提升供给。


► 大众:欧洲市场电动化转型有望加速,中国市场产品力仍需等待市场验证。 对于欧洲市场,本次慕尼黑车展上,大众集团重点推出了4款全新紧凑型和小型电动车型,包括ID.Polo、ID.Polo GTI、接近量产的SUV概念车ID.Cross以及入门级ID.EVERY1概念车。我们观察到大众集团自2026年开始,在欧洲市场补齐了产品组合中原本缺失的2.5万欧元左右价格的入门级电动车型。


图表11:大众集团在欧洲的主要电动车规划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规划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 宝马:NEUE KLASSE iX3正式亮相,2026年即将登陆全球市场。 宝马iX3车型作为NEUE KLASSE系列第一款车型于慕尼黑车展上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大圆柱电池,WLTP续航里程802km,采用800V架构,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72km[3]。设计语言上,iX3采用与原本宝马其他车型截然不同的内饰和外观设计。车型规划方面,根据公司公告,2027年前公司计划会有合计40款运用NEUE KLASSE平台的车型更新以及发布[4]。


►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电动GLC车型开启奔驰新一轮电动车产品周期,或为相对保守的转型尝试。 在慕尼黑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正式发布了基于全新MB.EA平台的纯电GLC新车型,将设计语言保守地切换回经典奔驰的设计。在续航上,纯电GLC的WLTP续航里程为713km,采用800V架构,最高10分钟充电可支持续航里程303km。后续公司在未来三年计划推出多款电动车型:轿车方面,电动版C-Class与E-Class或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推出。公司还计划于2026年推出新款电动MPV(VLE车型)。


图表13:纯电GLC外观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纯电GLC内饰图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日韩系车企多动力路线并举,BEV新车规划较多。 丰田计划推出全新的纯电动车架构,并在2026年前推出10款纯电动车, 2030年前推出30款纯电动车。本田的“Honda 0系列”将于2026年推出首款车型,并自主研发新一代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现代(Hyundai)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上市21款纯电车。


政策支持叠加供给发力,东南亚及拉美市场新能源转型有望加速


政策支持叠加供给发力,东南亚及拉美市场新能源转型有望加速。 新兴市场中,我们观察到越南市场VinFast的发力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我们看好新能源车型密集上市对新能源需求的撬动作用,叠加东南亚多国有面向消费者的购车或税费补贴,我们预计东南亚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16%,而后逐步提升至30%以上。拉美市场新能源基数低,2023年12月30日,巴西正式启动绿色出行和创新计划(Mover计划)取代Rota 2030,该计划拟在未来5年内将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共190亿雷亚尔的税收优惠,我们亦看好供给端发力,带动以巴西为主的拉美市场新能源销量增长。


中国车企加速全方位出海,长期具备翻倍空间


2021年以来中国乘用车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以加征税费、反补贴制裁等为代表的贸易政策变化已然成为中国乘用车出口的掣肘。中国车企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产能出海与合资合作等方式弱化不利贸易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以燃油车为基础、新能源为增量,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车型。我们尤其看好中国新能源车及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其在成本、性能、设计上得以体现,通过有效的本地化战略,我们认为中国车企在海外新能源市场有望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充分受益于海外新能源加速渗透的东风。


我们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666万辆,渗透率达到12%。我们看好欧洲市场政策以及供需两端催化,欧盟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逐步达到65%,带动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达到2000万辆,年复合增速达到26%,渗透率达到33%。此外,我们预计中国自主品牌2030年海外销量有望超900万辆,其中新能源超550万辆,对应25%的市场份额。


图表15:自主品牌海外销量预测




资料来源:乘联会,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测




注:东南亚、拉美、澳新市场含轻型车和皮卡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贸易政策变化: 近年来海外多个国家(区域)针对汽车跨国贸易税费政策进行调整,中国车企通过本土化布局应对相关风险。然而,若海外市场针对乘用车关税、补贴、准入门槛等政策的不利调整继续发生,我们认为依然可能对自主车企及零部件公司海外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中国车企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车企在海外的销量表现需要体系化能力的支撑,若中国车企在海外的渠道建设、品牌认可度、服务网络及本地化适应方面进展低于预期,将影响其在海外市场的渗透速度和盈利表现。

汽配新闻目录索引

  • 国际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快报
  • 企业资讯
  • 地方新闻
  • 展会快讯
  • 汽配城动态
  • 行业统计
  • 研究报告
  • 政策法规
  • 原料报价
  • 电动车
  • 分析预测评论
  • 品牌汽车维修
  • 汽车保养维修
  • 汽车电器维修

最新汽配加盟商

更多>>

  • 河北钛通滤清器有限公司
  • 珠海市鸿业汽配
  • 乌鲁木齐恒威达汽配
  • 宁乡天合汽配新城店
  • 广州祥达拆车件昆明分店
  • 怀化市鑫辉汽配商行
  • 临沧志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中兴汽配
  • 东石汽配批发
  • 喀什鑫日日产服务中心
  • 广东福运汽车配件商行
  • 山东欣丰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杭州诚信德汽配有限公司
  • 绵阳华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昆明华锐汽配

最新汽配供求

  • 聚合物POM 150-NC010
  • 聚合物POM II150E-BK
  • 聚合物POM 7467
  • 聚合物POM 988P
  • 聚合物POM 907F
  • 聚合物POM 900F
关于汽配110网 | 各地汽配QQ群 | 网站建议反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代理合作 | 会员服务 | 全国汽车配件联盟 | 广告招商 | 收藏本站 | 网络交易安全提示 | 网站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汽配110网 www.qp110.com 汽车后服务市场专业网络平台 怀化好易简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2007470号 E-mail:21398357@qq.com
汽车配件110网 Weixin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