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配件110网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物流运输 >>从《西安到东莞轿车托运》有限公司拉一台车需要多少钱? |
详细内容:祝天下所有人中秋快,团团圆圆!乐西安到东莞轿车托运,西安到东莞轿车托运公司 【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堂堂正正做事,老老实实工作,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西安鑫帆轿车托运公司 联系电话 【13379235554 029-68530993】 张经理 只要在百度上搜索4S店保养,出来的结果有超过一半都是说4S店保养各种坑,各种潜规则。但是,4S店保养就真的一文不值?去4S店就是人傻钱多?并不一定。 4S店不一定靠谱,但比汽修店更靠谱 虽然4S店并不一定靠谱,每天都有4S店的负面投诉爆出,也会有假机油和假配件,但是概率要比汽修店低很多。总体上是相对更加放心,省心一点。 二手车价格会更高 虽然在4S店保养是会更贵,但是如果一直在4S店保养,二手车价格是会比没在4S店保养的车贵差不多5%-10%。 换位考虑一下,两台同车型二手车,年份里程差不多,一台有完整的4S店保养记录,另一台全在汽修店保养、查不到完整的保养记录。你选哪台?肯定是第一台,就算这台车贵10%可能大部分人都选它。这不仅是对于非专业的个人买家,对于专业的二手车商来说,有完整的保养记录二手车价也会更高一些。 所以,在4S店保养虽然价格更高,但是考虑到日后卖车的价格更高,实际上你并不需要多花多少钱,甚至还有可能是下一任车主帮你免费保养,然后你还有赚。 质保理赔更顺利 虽然现在三包法已经规定了质保不允许跟保养挂钩,但也不代表你遇到质量问题索赔时可以非常顺利。 这个事情要先从流程说起,索赔的流程大概是这样: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到4S店反馈问题。4S店记录后把问题上报给厂家,厂家有质保部门会检查零件和审查消费者以往的保养记录。确定是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后就通知4S店给客户更换,然后零件和工时的钱都算在厂家账上。 整个过程中,4S店都只是起到一个对接厂家和消费者的作用,无论索赔是否成功都不需要4S店承担赔偿,顶多暂时垫付修车钱而已。但4S店需要走个流程,需要花点时间跟厂家沟通。 如果你一分钱都不给他赚,他肯定会很不上心,随便一个借口可以打发你走。如果你一直在一家店保养,你在保养的时候心平气和跟4S店说有质量问题,那4S店就会觉得你是客户,帮你索赔只是举手之劳。如果是清洗节气门等不费时不贵的东西,就算你已经出保,4S店也可能现场免费帮你弄。 不过如果你一直没在4S店保养,也不是说完全索赔不了。你可以跟4S店先预约个保养,但是别一到就说有问题,保养到一半再跟4S店说有问题,或者等保养完后隔天再说有问题(4S店也有可能被你一说就心虚了:是不是昨天保养有哪里弄错了?)。既然4S店赚了你的钱,那么他就会相对用心一点去帮忙处理反馈问题,成功率比你直接杀到4S店高。 另外,出质量问题了别一进4S店就大吵大闹,车不是4S店生产的,大部分质量问题都不是4S店的错。他们无缘无故被骂一顿肯定也不好受,有可能本来可以直接赔的东西都会跟你赌气,偏不赔给你。 就算是在4S店保养,也不是任凭4S店宰 4S店为了多赚钱,会经常提醒你提前过来保养,保养的时候也会说某某零件提前更换、建议从半合成机油换成全合成机油,这些对你的车况有好处等等的话。这些话你基本上无视掉就好。 如果你感觉车况稍微有点问题(比如发动机抖动、噪音比以前大了),那就稍微提前一点去保养。如果车况一直正常,那就按照厂家规定的时间和项目来保养就行了。至于机油要不要升级到全合成,这个每款车不一样,不太好说需不需要。你可以去试,感受一下换完机油到下次换机油整个过程中,抖动、噪音、动力、油耗等等有没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决定下次要不要升级机油。 另外像雨刷、灯泡这些淘宝上有官方旗舰店(像博世、电装),更换难度不大的,你也可以自己买自己换(汽车说明书上都会有更换教程)。 钣金喷漆并不是全都选4S店 很多人在保养的时候会纠结要不要去4S店,但是在出事故需要钣金喷漆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选择4S店。原因很简单,反正是报保险,保险公司出钱了,那我干嘛还要给保险公司省钱啊? 如果是自己报保险,那确实没必要给保险公司省钱,直接选4S店就好。但是如果是双方事故,对方全责报保险的话,那最好别去4S店。原因还是在于4S店有修车记录,如果报的不是你的保险,那么从保险公司是查不到这次事故的。你到4S店修车,那么二手车商或者下一个客户还是可以通过4S店查到这次修车记录。你喷漆钣金次数越多,那么就给对方越多的砍价空间。 还有一些小事故不想报保险,想自己掏钱修车,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也要找一家水平高一点的修车店,如果技术太差痕迹太明显,你想隐瞒都没机会。 新的东西往往关注度都会很高,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是每个汽车厂商都知道的,但是重新开发车型成本、周期都伤不起啊,尤其对自主品牌来说。不过方法还是有的,最近一些厂商就把旗下的“老车”进行包装、美容后再推出到市场上,不过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类开发模式很难获得好的效果,但真的是这样? 老车变新车 吉利GX7&吉利GX2·远景SUV/远景X1 吉利近期推新车速度真是快,早前的远景X1才上市不久,这远景X3就来了。了解吉利车型的朋友应该会发现这些新车都是很熟悉的,就是早前旗下不好卖的车型进行重新包装的,而且不仅仅换了造型,也已经成了同价位自主SUV中热门车。 像远景SUV的前身就是吉利GX7,销量仅有几千台,只能算是很一般,停产后换装变样,然后又保留了原有车型的优点,自然销量就直线上升了,现在每月平均销量都是万辆俱乐部的成员。 另一款采用同样套路的吉利X1,由吉利GX2变身而来,虽然现在消费升级这类车型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都在缩小,不过远景X1上市三个月多月2000多台的表现还算过的去,车型也比以往有更加进步,价格门槛低(顶配5.79万元),也是打中年轻消费者的痛点。 这几年吉利车型的蜕变很大,通过设计上的变化和品牌的提升,他们把一些以前被称为烂车(卖不好、设计差)进行改造,从这两款“新车”来看,都还取得了不错效果。而后续他们还推出远景X3(英伦SC5-RV);吉利S1(帝豪Cross),相信也会是有不错的表现的。当然这类老车变新车从编者来看仅仅适用于低端车型,靠价格来取得市场,要是放到价位高一点的车型上,不见得就会成功了。 悦悦&悦悦Cross·江淮S2 MINI/iEV6E 玩老车吉利不是独一家的,江淮在老车新玩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早期他们推出的悦悦车型在国内A00级主要面向于二三线的城市的消费群体,而且还作为出口车型成为南美市场上的微型车明星产品,但是市场的变化让这类微车都差不多死光光,但是又要推出新车型,那就又得在老车型上下手了。 悦悦Cross.jpg 今年1月份江淮的微型SUV S2 MINI(瑞风S1)正式上市,在大家都在越做越大时候,江淮剑走偏锋,越做越小。它就是基于悦悦Cross变身而来,设计上加入了现在流行的元素,造型和基础配置还算不错,但尺寸和安全配置放到时下汽车市场上就是,而4.58-5.68万元的价格也突出不了这类车型的性价比,而且主打年轻人市场没错,不过从市场来看江淮只是把一台停产的车型换换样子又造一台没竞争力的车出来。 普通车型效果一般,那么换换样子变成新能源车又如何呢?显然在国内都大力推广新能源的时期,由悦悦变身而来的江淮iEV6E还是取得不错效果,今年4月份在上海车展上市,之后每个月都能为iEV家族贡献销量, 换汤不换药 现在市面上你会看到有些品牌的新车上市,但是看来看去这款新车跟小改款(甚至没改一样),这又是老车新玩法的一种,就是改个名字或者换个logo再战市场,下面这两个品牌就各有招数。 海马V70-福美来7座版-福美来F7 海马品牌下我们最熟悉福美来和普力马,这两款车可以说是撑起了海马品牌,后期他们的其他产品也是多少由这两台车衍生出来。但海马总觉得不够,就把福美来和普力马合在一起了推出了全新MPV。早期呢,这台车车型叫海马V70,看着也还好,后续就改成了福美来7座版,再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又改成了福美来F7,名字是不停在改,但车型却还是那个车型。 我只想问:下一次换名是什么时候?虽然这车看起来不至于忽悠,但是对于车企来说确实策略错误,早期叫福美来7座版原因是海马发布了福美来品牌战略,一个主打年轻小家庭,一个主打多家庭用户市场,满足不同家庭用户的用车诉求………那么现在又改名是不是打自己脸了? 奇瑞瑞虎5&瑞虎7·凯翼X5/观致Model Young SUV 海马这种玩法只能说是入门级,奇瑞和子品牌的玩法才是高级,把旗下的瑞虎5给了凯翼贴牌推出了凯翼X5,把旧款瑞虎7给了表现不佳的观致做成了小型SUV。不得不说奇瑞真是,凯翼和观致这两个品牌发展这么久以来在市场表现实在与品牌成立之初所说的大相径庭,尤其是观致,一直拔高自己,可交出的成绩确实垫底的。 而奇瑞把车型贴牌给凯翼和观致,除了精简产品线给自己腾出推新车的空间,也顺带让两个子品牌能稍微有些活力,毕竟这两台车在市场上都有竞争力,而且市场确实也需要廉价车型,但一旦“玩”不好对奇瑞自身也有影响,还会拖累自己在自主品牌里的发展。 一车生多车 哈弗H6·M6·H6 Coupe 9.jpg 最后这种玩法是各大车企都会用的,一个车型衍生出好几台车型出来,其中玩的最好的当属哈弗SUV了,靠着H6一款车型横扫国内SUV市场,而借着H6的名气衍生了向下打的M6、主打细分市场的H6 Coupe、再算上红蓝标战略,基本覆盖的价位、需求都有了,所以每月的销量版上都是哈弗H6夺魁。 编者这里可不是要吹嘘这种玩法是有多么的好,而哈弗这样玩实属无奈,毕竟每月都是销量第一,要是哪天销量下滑了,其他厂商都可以拿它大做文章,为了保持地位,推出衍生车型保持市场地位是最好方法,就目前来看还能长期保持高销量的,但是未来市场一变化,或许H6就不再神了,谁知道呢。 丰田(一汽&广汽)·威驰、致炫-致享、威驰FS 10.jpg 早期一丰和广丰都没学南北大众的玩法,车型都是各自自有的,双方都在各自的主打市场,而近几年看着市场变化他们也学起这种玩法,一丰的卡罗拉就有对应的广丰的雷凌,不过最厉害的应该是南北丰田的微车战略,早期的威驰、致炫摇身一变又多了两款车出来(致享、威驰FS)。 一下子有了四款车型争夺市场,看起来这蛋糕是稳拿了啊,多“生”出来的两台车在当下消费升级的市场上,生存空间都会被压缩,而且也面临自主品牌车型的围攻,好在丰田经验老道,加上也开始为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做变化,所以这类衍生合资小型车还是有市场的。 总结:车企争夺市场份额都会各出奇招,上面这些都是车企常用的,其实有时候所谓的新车只是换换花样,跟着市场变化在变。在部分人看来这样可能认为这样很忽悠,但是厂商把消费者的需求给到位了,加上价格合理,市场上就有人埋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