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网 侠名 汽修知识 2008-3-21
【正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是工具,是工具就免不了不定时的出故障。出故障,就要进维修厂,汽车维修业从而也跟着火了起来。 但对于许多有车族来说,修车却让人头疼,将车开进维修厂修理,最期望的结果是很快将车修好,而且不用返工。然而,有时却会碰到令人沮丧的经历,譬如,因为自己汽车知识缺乏而被随意的欺骗,好不容易加一次机油还没有加满,换个零件还是副厂件甚至是次品件,一个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却是屡屡修不好……修一次车就如同吃了黄连,有苦难言且苦味久久不散。一些很不走运的车主修车的经历简直是一场噩梦。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不对等,市场监督力度不够,机动车投诉案件几乎逐年翻番,修车挨宰成为消费市场被投诉的一个重点。为此,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在维修行业内从业十几年的老师傅,他们向记者详细披露了行业内包括个别4S店在内的个别不守规矩的汽车维修厂的维修猫腻,并且见招拆招,给出了详细的应对之策。 常见猫腻1:报高所加机油量 案例:如果你的发动机要更换机油,在加油过程中,一桶4升的机油,实际加了3.8升,但在向车主报账时,却是实实在在的4升。剩下的0.2升机油,维修人员多操作几次就可以收集成一桶卖给下一个车主,这个造假过程,多数车主不可能知道,或者看出来也不好意思去计较。 见招拆招:在师傅加机油之前要看一下机油包装的瓶盖是否被打开过,另外,要仔细翻阅自己车型的车主手册,每个手册里都有自己所开车辆发动机的所加机油标准需要量。还有,你也可以委婉的告诉师傅,这次的机油多收了钱,下次要给我补上,一般维修师傅心知肚明,下次就不敢再欺骗了。 常见猫腻2:以次充好 案例:此过程较为隐蔽,如果你要加一次5升的机油,维修人员会先给你加4升高级别的,然后再加1升低级别较差的,如此混合后的效果对于一般车主来说没有太大感觉,但省下的一升机油却被维修人员偷偷卖掉。据老师傅介绍,这种现象在某些修车的小档口和某些不守规矩的维修厂存在较多。 见招拆招:在换机油时尽量盯着看,或者在加完机油后去看一下机油罐的数目就一切明了。 机油格 常见猫腻:副厂件充正厂件 案例:在更换机油格时,维修人员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是原厂配件,更换后却是副厂配件,当然,车主一般也看不出来,只是使用寿命却是大打折扣。据悉,每个机油格因此能够多赚2-3倍,这个钱一般被老板赚去了,伙计是干瞪眼。 见招拆招:尽量去正规的4S店维修厂,或者对比更换下来的原厂配件,找出差异之处。 水类(防冻液、雨刮水) 常见猫腻:用自来水勾兑 案例:一般来说,防冻液在2年4万公里时需要换一次,假设需要防冻液7.5升,维修厂伙计却要你买8升,实际在加的过程中只加了5升,剩下的2.5升就是直接加了自来水勾兑而成。空余的3.5升自然就被伙计偷偷拿去卖掉了。雨刮水的操作猫腻也是同样如此。 见招拆招:加防冻液时,尽量在现场盯着看,对方就无法做假,另外,防冻液一般有颜色,拿要加的防冻液跟自己买的做一下颜色对比,一切就一目了然了。老师傅还提醒,刹车油等油水更换的猫腻与防冻液等大体一样,关键是,它是否真的用在了你车上以及用在你车上的多少。总之,应对之策就是要现场盯着看或者进行新旧对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