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对家住新建北路的白先生来说,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一天。本想开着刚买54天的小汽车回趟清涧老家,没想到在绥德毛家山路段,为了躲开一辆疾驰而过的农用车,自己撞到了防护栏上,庆幸没伤着人。 出现事故后,白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在事故认定之后,白先生投保的我市永安保险公司建议他到绥德黄勇钣金喷漆修理厂维修汽车。既然是保险公司建议的汽修厂,白先生想肯定“没问题”。10月13日,他便把自己的车拖到了这家维修厂。而这次修车,却让白先生窝了一肚子气。 变速箱最多加3桶半机油 账单上写加了9桶 经过20多天的“精心”维修,11月5日,白先生到维修厂接车。当他拿到修理厂列出的总计4万3千多元、共80多个项目的账单时,白先生开始犯嘀咕:“有些部件并没有见损坏,这上面怎么会有维修记录?”如标价430元的左脚踏板,他确定当时没有被损坏;还有标价980元的后梁,白先生左看右看都感觉是自己原来的那个。面对白先生的质疑,修理厂的厂长“一脸不高兴地拿过了账单”,当白先生再次看到账单时,原先被质疑的项目被勾画掉,后面重新增加了将近10个别的项目。最让白先生不可思议的是账单上写着:变速箱加了9桶85元的机油,而事实上,变速箱里最多只能加3桶半机油,且每桶只需65元。 轮胎有声音 原是螺丝没拧紧 在回家的路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上演:在离开修理厂5公里时,白先生感觉汽车的轮胎不停地发出声音,由于担心哪里没修理好,他又急忙返回了修理厂。原修理厂没有检测设备,白先生只好把汽车开到另一个修理厂进行检测。最后,他被告知,轮胎之所以有声音是因为轮胎的螺丝没有拧紧,“如果我没及时发现车轮子的响声,再多走一段路,车轮可能都要飞走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白先生依然觉得心惊胆战。 在白先生质疑其修理质量时,修理厂并没有做出任何说明。 减震器前后装反 返回修理厂拧好车轮的螺丝之后,白先生再次开车离开修理厂,因为修理厂先前的疏忽,白先生从绥德到榆林这一段路走得战战兢兢。11月6日回到榆林后,白先生把车开到4S店进行又一次的检测,这时白先生才知道,自己的车不仅没有被修好,反而问题越修越多。连4S店的工作人员都感慨:“你怎么有勇气把车开到榆林的?” 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白先生,汽车的减震器前后装反了,除此之外,前后摆臂相差4公分,在清洗过程中,白先生发现汽车的烤漆竟然也掉色了。 选择小修理铺还是4S店 从事多年汽车修理的刘师傅称,一般车主图便宜选择到小修理铺,但是小修理铺的设备不够先进,一些修理工也不够专业。 榆林东洲4S店服务总监赵燕东告诉记者,与小修理铺相比,4S店更具优势。 “首先,小修理铺没有原厂的汽修配件;其次,在专业上,4S店的维修工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而且在设备、检测仪器、质量监控上,4S店均具有很大优势。” 记者致电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事故出现之后,公安机关要根据调查,认定事故责任方,然后计算免赔比例。对于保险公司是否指定或建议车主到某修理厂,该工作人员称:“确实有这种情况,但也不排除里面一些人和修理厂达成了一定的协议。” 白先生称,截至11月14日,他花了近20万购买的新车,除去保险公司的理赔,修理费已经花了1万多元。而且“现在也只能在城区跑跑,不敢到远地方去。”来源:榆林周刊 上一页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