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侠名 汽车保养维修
与中国车市高速膨胀如影随行的,是投诉量的不断上升。“十一五”期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投诉量从2006年的7761件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14093件,呈逐年增长趋势。 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汽车成为了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 这意味着当中国汽车界不断刷新产销量数据,开始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飞奔时,涉及汽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和商业环境的完善,却迟迟没有跟上步伐。 速度阴影 2010年,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下,中国车市以产销均超过1800万辆,刷新了全球汽车产销记录。 在产销两旺的背后,是汽车投诉量的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4093件,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汽车投诉中,因汽车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比55.5%,“2010年频频出现的汽车召回事件,一方面说明相关厂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所关切,另一方面也给汽车质量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不久前,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11年3.15中国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投诉分析特别报告”。与2009年相比,综合类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投诉明显上升,由41.9%增长到61.62%,其原因在于,在针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的维修过程中,常引发服务问题,重点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效率低、更换配件久。 在投诉的质量问题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反馈比例最高,为24.78%;其次是发动机问题,占20.34%。质量问题投诉主要集中在价格为20万元以下的车型,且以5万元至15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质量问题最为集中。 除质量之外,针对服务的投诉也高居不下。在2010年度全部服务问题中,由更换配件引发的争议最多,占20.39%;其次是服务态度,占19.33%。其原因主要是车主对更换配件不及时、服务站态度冷漠、对车辆存在的问题不予重视、拖延解决等问题不满。(汽车理修与养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