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侠名 汽车美容技术
“西部地区汽车维修企业维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项目为2007年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731822347),在20多家单位40多名科技、管理、维修及检测人员近3年的努力下,主要开展了汽车维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事故汽车受损等级划分及修复技术、汽车维修质量评价方法、道路(Strada)运输(Tran Sport)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规范等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维修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 本项目由交通运输(Tran Sport)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于2011年4月26日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验收,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西部地区,又可指导全国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以及推广前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研究分析了西部地区汽车维修行业质量管理现状、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近未来(Futura)行业的发展趋势、服务需求和发展目标。 (2)通过研究汽车故障分布特征,以汽车运行安全、节能、环保为质量控制点,确定了关键维修项目,建立了维修、诊断工艺及技术要求,并优化了二级维护作业法。 (3)通过研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维修配件、维修装备对汽车维修质量的影响要素,提出了维修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模式和管理政策、维修配件需求及质量管理措施、维修装备质量管理制度。 (4)以事故汽车碰撞损伤特征为基础,研究提出了事故汽车修复的作业流程、工艺要求、配件修换原则和损伤等级划分方法,制订了交通行业标准《事故汽车修复技术规范》。 (5)围绕汽车“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和“维修企业质量信誉度”,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组决策法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汽车维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以“PZB差距理论”及“SERVQUAL评价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度评价模型和考核指标;修订了《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6)采用“碳质量”平衡理论,试验研究了道路(Strada)、台架油耗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制订了《道路(Strada)运输(Tran Sport)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规范》。 研究成果经试验验证,提高了维修质量指标:维修质量保证期内的返修率小于1.0%;质量保证期延长率大于19%;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检测一次合格率为95%以上,通过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交通行业技术人才。 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规范汽车维修市场(Rialto),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加强维修质量及车辆技术管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车辆运行安全、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汽车维护与修理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