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侠名 汽车保养维修
3D汽车四轮定位仪进入我国以来,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就已风靡全国,该类产品以测量效率高、故障率低和高科技元素等优势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在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中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采用,大有取代传统的激光和CCD四轮定位仪之势。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国际汽保展览会上,几乎所有的传统四轮定位仪厂家,不管是自己生产还是采用贴牌,都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产品,某国内知名厂家负责人宣称,去年销售的3D定位仪占本企业定位仪总销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有逐渐放弃原有传统产品之意。 然而,在如此产销两旺的市况下,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消费者是否真正知晓产品的技术性能,并选择到自己满意的产品呢?毕竟,3D四轮定位仪技术是饱含现代高科技的一项全新的产品,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其实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技术内幕,并不为用户甚至生产同行所真正了解。为了推动我国产品的技术进步,紧跟国外先进科技的步伐,促进行业产品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知识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一、第一代3D四轮定位仪产品 目前,国内3D定位仪厂家多达三、四十家,虽然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真正的3D定位仪,但很少有厂家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大多数只是模仿国外的先期产品,其技术相对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果按国外产品的生产年代和技术进步来划分,可以说国内的产品还只是处于第一代的水平。 这一代产品的主要标志是其核心部件——工业照相机,比如美国 实耐宝公司的先期产品采用130万像素照相机,相机内部没有帧缓存器,用这样的相机连续拍摄,图片数据通过USB口串行传送至电脑,前一张照片的数据还没有传送完,后一张拍摄的照片数据就会冲掉前一张的部分数据,传送到电脑的照片数据就可能是前、后照片的‘混合’数据,如果车辆正处在运动中,那么前后两张照片的标靶实际位置是不重叠的,传送回来的照片就会是扭曲变形的,无法用来计算空间坐标,所以这第一代3D四轮定位仪必须在指定位置静止拍照。推车测量的过程就必须按如下步骤进行: ⑴在车辆静止状态下,对标靶进行一次持续3秒钟以上的拍照 ⑵向后推车一段距离 ⑶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第二次对标靶持续3秒钟以上的拍照 ⑷向前推车让车辆回到开始时的位置 通过两次静态拍照计算出标靶运动轨迹上的两个空间坐标点,然后用这两个点,根据理论曲线拟合出标靶的运动曲线,用此来计算出车辆轮胎定位的相关参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相机和微机的硬件要求低,软件计算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它仅用两点拟合出运动曲线,用拟合出的曲线充当标靶的真实运动曲线,则不可避免地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如: ⑴整个推车过程是在一个理想的车体平面内进行的 ⑵整个推车过程没有发生蛇行或滑动 ⑶两个静止拍摄的点必须准确,车辆没有发生晃动 如果上述假设不能完全成立,则理论曲线与实际运动曲线的吻合 性就会差,必然带来误差大,重复性差,甚至测量失败。 上一页12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