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配件110网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供应 >>LEXAN™ SLX1432 resin |
详细内容:LEXAN™ SLX1432 resin长期经营以下产品,24小时服务热线0769-89876136:QQ642774036,李小姐13652520830,QQ943685506,工程塑料材料:PBT、PA66、PFA、PEE、FEP、PVDF、PA6、PA12、PPO、PSU、PA11、TPE、PPS,PC ,POM ,PEI、PPA、LCP、PC、PC/ABS、PC/PBT、PC/PET:热塑弹性体:TPEE、TPU、TPX、TPV、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另有其他原料牌号(物性、报价、UL报告、RoSH标准、SGS检测报告)欢迎各商家来电洽谈。 PC(聚碳酸酯#防弹胶)/PK2870/沙伯基础(原GE) 重要参数: 熔体流动速率:2.5 g/10min 密度:1.2 g/cm3 吸水率:0.15 % 缺口冲击强度:747 拉伸强度:65 MPa 断裂伸长率:110 % 弯曲强度:93 MPa 弯曲模量:2343 MPa 维卡软化点:157 ℃ 热变形温度:132 ℃ PC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PC。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R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 双酚 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简称PC)的结构式 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PC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l100kt/a,其中国内PC消费也已达60kt/a。目前PC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Dow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我国PC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 PC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但随着PC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PC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 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接口光气法 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A和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采用三乙胺作催化剂。缩聚反应后分离的物料、离心母液、二氯甲烷及盐酸等均需回收利用。该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将光气引入含双酚A和酸接受剂(加氢氧化钙、三乙胺及对叔丁基酚)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然后将聚合物从溶液中分出。GE公司曾在其美国的第一套装置中使用此工艺。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与接口光气法相比缺乏竞争力。 普通熔融酯交换法 熔融酷交换法工艺是以苯酚为原料,经接口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DPC)碳酸二苯酯再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添加剂等存在下与双酸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PC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