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汽车配件110网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供应 >>阳朔地区车用尿素批发价格 |
详细内容:阳朔车用尿素,阳朔车用尿素批发,阳朔汽车尿素批发,阳朔地区车用尿素批发价格负责人张生13712285104 用尿素溶液法按工艺分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根据熔融尿素热解的压力不同,尿素法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路线分为高压法(7~10MPa)、中压法(0.5~1MPa)和常压法(0.3MPa以下)3种。其中高压法工艺技术代表有美国ACC工艺、意大利的ETCE工艺和日本的NISSAN工艺;低压法工艺技术代表有荷兰的DSM工艺和奥地利的OSW工艺;常压法有德国的BASF工艺和我国自行开发的改良型低压法工艺。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三聚氰胺产品需求的增加,必将推动三聚氰胺生产技术的发展,目前各种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都向着规模大、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发展,国内三聚氰胺技术也有较大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将快速发展。三聚氰胺作为现阶段的清洁化工原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市场潜力很大,各个技术开发公司正积极改进技术,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占有率。下面分述各工艺技术的特点以及其现状与发展。 (1)车用尿素溶液高压法 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属于液相反应,温度范围为370~450℃。其特点是:①工艺为液相反应,不易结晶堵塞;但在高温高压下,反应介质腐蚀性强,设备材料等级要求较高,控制系统复杂,一次性投资大。②反应无需催化剂,不担心催化剂的中毒和对产品的污染问题,操作稳定,产品质量好。③装置操作弹性大,一次开车产出合格成品时间较短。④操作压力高,规模较大,能耗低,运行费用低。⑤副产的尾气因压力较高,利用方便,易于联产尿素,降低产品成本。其代表技术有意大利欧技公司的ETCE和日本NEW NISSON等。 (a)意大利ETCE工艺 ETCE工艺流程:将从车用尿素溶液装置送来的尿素溶液提浓后,得到145℃熔融尿素,加压至8.5MPa与8.5MPa、420℃的氨混合后进入三聚氰胺反应器,反应压力为8.0MPa、温度380℃,在反应器内尿素直接转化为三聚氰胺,从反应器出来的含二氧化碳、氨、三聚氰胺和少量的缩聚物的液相物料减压至2.5MPa进入急冷工段,在急冷塔内将绝大部分的氨和二氧化碳闪蒸出来,以甲胺的形式送出另作处理,从急冷塔底部出来的三聚氰胺溶液被送到汽提塔内将残余的氨和二氧化碳彻底汽提出来,然后经过缩聚物分解、脱出固体杂质和吸附脱色后,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三聚氰胺产品,收率为85%~90%;离心分离产生的母液经过氨回收和废水处理,将氨和工艺水重新加以回收利用,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图蓝品牌是惠州地区的领导品牌,以价格便宜,质量过硬求生存,济源车用尿素厂家拿出1000吨以出厂价批发给客户,为国四环保做出杰大贡献;车用尿素行业的模范。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上海已经实施了国四排放标准,而内蒙跟国内大部分地区一样都没有实施。答案很明显,政策的“缺失”应对“统一”的市场略显不足。实施上,跟车用尿素的供应密切相关的油品问题,也是导致国四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对此,玉柴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林铁坚博士指出,重型柴油机在不同供油区域可能会遇到问题。可见实行统一的排放政策确有必要。不过,这个问题在国四排放标准全国执行的时候将不存在。 企业有责任保证车用尿素的供应 刘金发给出提问一个最简单解决方法:出发前,多备几桶车用尿素溶液即可。他还表示,在政策覆盖的区域,保障车用尿素的供应是企业的责任。在率先实施国四的地区,雅苒中化已经通过自己的供应网络和销售渠道实现区域覆盖,保证了供应,用户可以方便的购买到。同时,通过在国内不同区域建厂,可以实现全国市场的布局,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可以为其他OEM厂商提供产品。 把国III车当国IV卖,这样的销售行为在卡车市场的排放升级过程中,是普遍现象。2010年,当重卡的国IV排放实施时间最早定于2011年1月1日时,该行业就曾因真假国IV的技术路线之争,将市场中的套牌车现象互相揭发,但终因查处力度有限,逐渐演变成了各车企彼此心照不宣的行为。 假国IV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国IV车前期购买成本比国III车大约高出3~5万元;其次,在购买国IV车的后期使用中,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用户加注尿素环节相当麻烦,所以在国IV大限来临之际,主推国III车成为商用车的共同选择。 曾在重卡车企有过工作经验的杨再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每次国标排放升级前,无论合资还是自主车企都在抢拼时间大量生产排放即将到期的车型,并向各大区域经销商大量压库,导致全国各地即将过期的车型品系在市场上爆炸性增长。 据杨再舜了解,现在一些重型和轻型卡车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分两班加快生产国III车,目的是抢在明年1月1号国IV开征前,抢占国III市场。 于是,国IV套牌车盛行成为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合谋”的结果。一些厂家和经销商为了迎合市场,不惜违规在国IV车型获得车辆公告及合格证等,然后销售车型拿着国IV的合格证却装着国III发动机甚至是国II发动机进行套牌销售,这样搞出来的国IV车,对厂家来说少了后处理的投入,车辆成本降低,用户也愿意购买,经销商也容易销售,这种三方共赢的局面,最终会令政府的治霾举措大打折扣。 我们公司销售包括中国重汽、陕汽、奔驰等6个国内外品牌的卡车,由于面向北京客户,在产品进入北京市场时,车辆在上牌过程中需要满足北京市两个地方标准,即《北京市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和北京市相关检测标准,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我们销售的所有车辆已经进入工信部公告,并通过检测,但是进入北京市场依然需要在北京车管所重新检测,由于北京检测标准的某些指标可能超过了工信部的检测标准,因此,产品在北京地区检测时,经常出现部分指标不合格现象。包括奔驰这种国际大品牌,在北京市车管所检测时,不达指标项目高达七八项。因为地方性差异,北京市地标与欧洲标准存在不同,使得许多进口卡车品牌的部分产品,因不符合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而不能在北京上牌。 地方标准过高使我们的国四车备货存在困难,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我们还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库存储备问题。因为国四标准是否能够如期执行,直接影响了经销商如何消化库存和如何备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