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110网 侠名 汽车维修问答 2016年11月10
摘要: 3·15来临在即,有关汽车维修行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又以各种形式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上周,笔者就以媒体人的身份,参加了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组织的某
3·15来临在即,有关汽车维修行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又以各种形式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上周,笔者就以媒体人的身份,参加了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组织的某次座谈会。 汽车维修环节发生纠纷,对相关各方都是件头痛的事,除了车主被弄得身心疲惫、精疲力竭之外,4S店的声誉、厂家的品牌形象,也都会因此而打上折扣。有的消费者可能最后还会来句赌咒发誓———“下辈子再也不买你这个××车!” 而在今年,如果汽车维修环节的纠纷闹多闹大了,可能还会背上一个更大的罪名———扯车市后腿。汽车消费的成本无外乎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在购买成本方面,国家已通过购置税减半、消费税调整甚至直接的补贴等诸多措施降低了大多数汽车消费者的门槛。而在使用成本方面,养路费已取消,油费也因燃油税的实施而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另一块大的成本就是保养维修成本了。 保养维修成本的高低暂且是另外一回事,但如果保养、维修环节闹出大的消费纠纷,甚至弄出个“牛拉”、“马拉”、“驴拉”或者“火烧”车的“社会性事件”,以至于让消费者对消费汽车“心惊胆战”从而抵制消费,那就真的是扯了各级政府一心想把汽车市场做大的后腿!
据了解,广州有汽车维修企业大大小小3600多家,据行业主管部门对其消费者投诉的统计,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一个是反映维修工时和零部件费用“贵”,另一个就是反映消费者与4S店和厂家之间“信息不对称”。 “贵”的问题不好说,更多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如果嫌4S店“贵”,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在非4S店甚至路边店去“山寨”一把。但对于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或者说如何让车主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笔者却觉得,这确实是每一家维修企业都应该去身体力行的。 不久前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次亲历。车子送到4S店做例行保养后,本人因工作原因离开了。但很快就接到了4S店客服电话,“朱先生,您的车我们的维修师傅已检查了,刹车垫、正时皮带、空调压缩机、两个前轮……都要换了。”全换总价近8000元。当笔者询问为什么要换时,客服的回答显然难让人信服--“我们师傅说的!” 什么叫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按照上周座谈会上有关专家的指点,和笔者打交道的那位客服,他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朱先生,据我们维修师傅的介绍,刹车垫只有在××毫米的时候,才能确保行车安全,而您车子的刹车垫仅有××毫米,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更换!”呵呵,关涉到人生安全,又是必须换的,既然客服已经说清楚了,作为车主,还哪能含糊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