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hongzhi 品牌汽车维修 2007-07-22 21:52:00 【大 中 小】
行驶系 1.行驶系是由哪些机件构成的、各构成部分主要作用 汽车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用以安装大部分汽车的部件和总成,并保证它们的相对位置。 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两端安装车轮,用以在车架和车轮之间传递各方向的作用力。 车轮与路面接触,支持汽车的重量,传递汽车与路面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吸收震动,实现汽车的运动,并确定行驶方向。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弹性联接的传力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减少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身所受到的冲击及车身震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2.定期检查行驶系的技术状况 为保证行驶装置工作可靠和性能良好,对其技术状况应定期检查。 检查轮胎的磨损。汽车每行驶10000km(或6个月)时,应检查轮胎有无偏磨、脱层等不正常磨损,如有,应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检查车轮和轮胎螺母。在新车行驶1000km(或一个月)和每行驶10000km(或6个月)时,应检查轮胎有无裂纹、变形等损坏,检查轮胎螺母有无松动,并按规定力矩将螺母拧紧。 检查减振器。汽车每行驶10000km(或6个月)时,应检查减振器有无漏油和损坏,必要时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3.正确使用悬架装置 钢板弹簧即使在正常的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也会产生弹性降低和疲劳损坏。但是,如果使用维护不当时,将会使钢板弹簧早期损坏。所以,钢板弹簧在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超载行驶。汽车的装载量超过规定标准或因装载不合理时,均使钢板弹簧的负荷增大,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使钢板弹簧的耐疲劳性降低而损坏。 (2)稳起步,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汽车起步要平稳,因为起步过猛,钢板弹簧所承受的负荷增加,容易造成损坏。汽车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力和制动力的作用,使钢板弹簧同时受到弯曲应力和拉伸应力,这两种力的合力,大大超过了垂直弯曲时的应力,紧急制动是造成钢板弹簧折断的主要原因。 (3)转弯要慢。汽车转弯时,产生离心力,转弯时的车速越高,所产生的离心力也越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增加了外侧钢板弹簧的负荷,过急的转弯,不仅可能发生事故,而且还使外侧钢板弹簧的负荷增大很多,由于其应力过大,故容易被折断。 (4)保持中速行驶。汽车行驶速度过快,特别是在不平道路上高速行驶,会使钢板弹簧的变形幅度加大和变形次数增多,造成弯曲应力加大、疲劳加速和弹簧折断。 (5)加强检查保养。使用中,应加强对钢板弹簧的检查保养,因为润滑不良、减振器失效和螺丝松动等都会加速钢板弹簧的损坏。所以,在使用中应加强对钢板弹簧的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应及时消除,以保持悬挂装置良好的技术状况,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 4.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汽车行驶时,轮胎在负荷和路面阻力的作用下,连续发生复杂的变形,使内部受力和发热。变形越强烈,轮胎越易损坏。因此,正确使用和保养轮胎的关键,就在于保持轮胎的正常变形。 (1)掌握充气标准,及时查气补气: ①轮胎充气标准符合规定,是为了使轮胎既有必要的弹性,而且承受规定负荷时,变形又不致超过容许范围,保持车辆行驶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为了使轮胎缓和路面冲击的能力,充气标准可略低于最高气压。使用中,严格遵守轮胎充气标准,是防止轮胎早期损坏,使之达到最高行驶里程的基本条件。轮胎气压过高,轮胎在行驶中会发生跳动,前轮摆头,使方向抖动,不能高速行车。五十铃汽车轮胎的标准充气压力见表3-5。各车轮胎气压的标牌,粘贴在驾驶员侧车门的内面,如图3-74所示。 检查轮胎充气压力应在轮胎冷状态下进行,可在停车3h后,或行驶1.6km之内检查。 ②气压不符合标准的损害。轮胎气压不足或超过标准,都将影响轮胎使用寿命。试验证明,如果提高轮胎气压25%,轮胎使用寿命将降低15%-20%;如果降低气压25%,轮胎使用寿命将缩短30%左右。这说明低于标准气压行驶,对轮胎使用寿命的影响尤其严重。但是,目前在车辆使用中,轮胎气压不足现象却比较普遍,这是促使轮胎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轮胎气压不足,将使胎侧弯曲变形过大,各层帘布之间摩擦加剧,轮胎过度发热,橡胶耐磨性和帘线强度降低,结果在轮胎内部,造成如下隐伤;胎侧内壁的帘线松散断裂,缺气过多时甚至辗烂。 胎体脱层和胎面剥离,脱层处常因帘线和橡胶磨成粉末积聚而形成灰色。明显的损害是胎面磨损快,行驶中如遇障阻物冲击时,可能导致轮胎爆裂。同时因轮胎接地面积大,胎肩部位加速磨损,也使滚动阻力增加,因而增加燃料消耗。例如轮胎气压低于标准25%行驶,燃料消耗将增加10%以上。 轮胎气压过高,也是不能容许的。因为增高气压对轮胎有以下损害: ①帘线层过度伸张,甚至拉断。 ②接地面积减小,胎面中部磨损增加,花纹低部开裂。 ③行驶中遇到障阻物冲击,易发生爆裂。 有些司机,不严格执行充气标准。例如夏季行车或在高原地区行驶时,把轮胎气压降低。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夏季气候炎热,散热条件差,若轮胎充气不足,将因变形增大,发热量增加而使轮胎早期损坏。至于海拔高度对轮胎气压的影响,据试验,在海拔4000m以上地区,因大气压力降低,轮胎气压较在平原地区约增加49kPa;当海拔高度相差在2000m以下时,则轮胎气压变化不大。因此,若整个行驶区段海拔高度不大时,轮胎气压可以不作调整。如果其中少数地段海拔特别高,使轮胎气压变化较大时,只要适当降低车速通过,就能减免对轮胎的不良影响。 只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为使轮胎气压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才容许对充气标准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因任务需要汽车必须超载时,应按各个车轮上实际增加的负荷,在轮胎的最高气压限度内,相应地提高气压,以免轮胎因过度变形而损坏。经常在拱形较大的路面行驶的汽车,一般后轮外侧胎的气压可较标准提高20kPa左右,使内侧胎的气压略低于外侧胎,以免内侧的轮胎超载。 及时查气和补气。轮胎充气后,并不是绝对密封的,即使在内胎和气门芯完好的情况下,也会自行漏气。据试验每周自行漏气均降低气压,必须做到勤查勤补。 常用车出场前、回场后均应检查气压,回场后的检查,应在轮胎降至常温后进行。停驶车辆,每周应查气一次。轮胎气压用眼看、脚踢或棒锤敲击等检查方法,不能确知气压是否正常,要准确地测量气压,必须使用轮胎气压表。轮胎气压表应定期检验校正,以免误差过大。 为减少自行漏气,必须配齐气门帽,保护好气门嘴和气门芯。这些虽然是轮胎细小零件,然而却是保持轮胎正常气压的重要部件。 (2)正确选配安装,定期进行换位: 轮胎的选配与安装。如果条件许可,在同一汽车最好使用类型、花纹与新旧程度一样的轮胎,使其合理承担负荷而达到均匀磨损。 在使用类型、花纹和新旧程度不同的轮胎时,因其实际尺寸和负荷能力有差别,如果任意混装,则在使用中不仅加速轮胎损坏,还会增加传动机件的磨损和燃料消耗。在装用轮胎时,应按以下原则正确搭配。 ①同轴或对应位置的轮胎应完全一致。在换用部分类型、尺寸或花纹不同的轮胎时,应将整车或整轴的轮胎进行合理的调整。 ②部分换用新胎,应选装在前轮上使用。因一般前轮负荷较轻,可以减少初期磨损。 ③修复轮胎,最好装在后轮。因为这种轮胎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如果装在前轮会增加车轮的振摆,使操纵困难,并加速轮胎和底盘机件的磨损和损坏;若修复部位爆破,极易造成事故。 要做到全车轮胎搭配合适,可以结合车况进行较大范围的统一调整。 轮胎换位。轮胎的安装部位不同,其工作条件和承受的负荷各不相同。一般后轮的轮胎的负荷大于前轮;因经常靠右行驶,右侧轮胎的负荷大于左侧;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各不同部位的轮胎在疲劳和磨损程度上,就会出现差别。因此,应按汽车保养规定及时进行轮胎换位。 轮胎换位分为交叉换位和同轴换位两种方法。交叉换位法,如图3-75所示,适用于经常在拱型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同轴换位法,如图3-76所示,适用于经常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3)控制轮胎温度,保持中速行车: 汽车行驶时,轮胎因变形摩擦而发出热量,促使胎内温度升高。轮胎内部的温度达到100℃以上时,胎体强度大大降低,极易引起脱层、爆破等损坏。因此,在使用中控制轮胎的温度,并及时采取正确的降温方法,也是防止轮胎损坏的重要措施之一。轮胎内部的温度,在使用中不易测量,通常根据气压升高的程度来判定轮胎温度,气压升高越多,表示轮胎温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气温在30℃以上时,轮胎在行驶中气压升高的程度不应超过充气标准的20%。由于散热条件差,极易使轮胎温度超过100℃。 轮胎温度升高后,必须注意: ①不能泼水。因泼水将使轮胎聚然冷却,各部分收缩不均匀,极易发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所以气候炎热时,途中遇有涉水行驶路段,也需先停车降温,以减免对轮胎的不利影响。 ②禁止放气。汽车行驶中,轮胎气压的升高是轮胎温度上升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降温才能减免对轮胎的损害。如果途中放气,虽然气压暂时下降,但轮胎温度并未降低,却破坏了原有的平衡条件,继续行驶时,因气压降低而变形增大,将使轮胎温度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升高,直到轮胎的发热量和散热量重新平衡为止。但这时轮胎温度已比原来增高很多,致使轮胎遭受严重的损害。 (4)保持底盘机件良好的技术状态: 汽车底盘机件调整不当,将使轮胎加速磨损和易于遭受机械损伤。 前轮前束调整不当时,胎面将很快被磨平;如果外倾不正确,则使胎面单边加速磨损。 前后桥变形或不平行时,会改变轮胎的正常位置与负荷,致使部分轮胎因超载和滑移而遭受严重磨损。 轮辋变形或转向机件松旷时,胎面会出现波浪形磨损。如果制动器有自发制动或个别车轮咬住现象,由于轮胎在地面上滑磨,制动鼓发热,使轮胎温度升高,加速磨损和损坏。 |
|
|